跳到主要內容

2015媒體公民會議:十年媒改,改了沒?
一、活動宗旨:
  本活動宗旨在藉由「媒體公民會議」召開,持續搭建一個傳播學者與公民的知識交流、協力平台,透過集思廣益來形成由下而上的知識圖像,透過學術與公民的意見對話來激盪出臺灣社會改造媒體環境的知識與熱情。  本次會議除了邀集專家學者針對「新聞媒體」與「娛樂影視產業」的問題進行討論之外,特別在議程中規劃,採取「公民意見桌」的方式,開放公民意見溝通,讓每位參與公民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與看法。透過公開、平等的討論過程,公民能夠分享他們的經驗與智慧,同時對話過程中也能進行意見衝突的化解。 過程中的所有公民對話與知識,也均會透過線上直播、桌長的意見歸納整合與紀錄,讓所有爭端、新議題和眾人智慧能夠被記錄下來、即時傳播出去,並成為與會的專家學者進階討論的基礎。藉此,我們將能夠進一步發現過去所看不見的媒體改革問題,並擬定出改善媒體環境的新處方。
 二、活動籌辦:
l   主辦單位:媒體改造學社
l   共同主辦:公民媒改聯盟
l   協辦: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三、活動辦理時間/地點:
l   時間:2015522(週五) 09: 30~17: 10
l   地點:臺大新聞所
l   交通資訊:由辛亥路、復興南路交叉口的台大後門進入校園,直走三分鐘即可抵達(位置在右側)
l   停車台大社科院地下室停車場,或者台大校園內均有多處停車格
http://140.119.187.23/thumbs/1704282015.jpg


四、邀請對象
 一)關心媒體改革的學者 
(二)關心媒體改革的公民團體:台少盟、開拓文教基金會、台灣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台北市婦女救援社會福利事業基金會、婦女新知、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台灣防暴聯盟、衛星公會新聞自律委員會等等。 
(三)關心媒體改革的公民參與者

五、活動報名
活動報名,敬請線上報名,網址http://mediareformtaiwan.blogspot.tw/
報名費現場酌收150當天會提供午餐、飲料點心及會議資料。
六、活動安排:
五月二十二日(週五) 地點臺大新聞所
時間
議程內容
場外活動
09:30
10:00
報到
l媒改運動十年歷史展廊
l媒體環境改造系列書攤        
10:00
10:50

開場主題:臺灣媒體產業問題的診斷與觀察
主持人:馮建三(媒改社理事長、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開場嘉賓:吳豐山先生(2012年卓新獎新聞志業終身成就獎得主)
開場嘉賓:王小棣女士(2014年國家文藝獎得主)
11:00
12:30

論壇A1(會議室)
l   看得見與看不見:
新聞媒體問題
主持人:管中祥 (台灣公民行動紀錄協會理事長、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
與談人:
1.      何榮幸(臺灣記協第一任會長、 天下雜誌總主筆)
2.      呂以榕(媒勞權小組成員、新新聞記者)
3.      賴香伶(台北市勞動局長)
4.      葉大華(公民媒改盟召集人、台少盟秘書長)
論壇B1
l   怎麼不好玩?
診斷影視娛樂產業
主持人:戴瑜慧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助理教授)

與談人:
1.      商台玉(資深電視節目製作人,數位文化協會理事長)
2.      趙善意(中視總經理)
3.      黃朝亮(電影導演、電視製作人)
4.      唐士哲(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

12:30
13:00
午餐時間
13:00
14:50
公民意見桌

14:50
15:10
l   下午茶與自由交流
l   「公民意見桌」討論成果匯集(由桌長負責歸納整理小組集體智慧,參與者亦可再回應)*
15:10
16:50
論壇A2
l 尋找新藥方:新聞媒體如何改革?
公民意見歸納成果說明:桌長報告10分鐘
主持人:羅世宏(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
與談人:
1.      胡元輝(weReport創辦人、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2.      瞿筱葳(g0v共同發起人、發言人)
3.      陳順孝(獨立媒體工作者協會理事、輔仁大學新聞傳播學系教授)
4.      劉昌德(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論壇B2
l   打斷手腳又再勇:影視產業怎麼救?
公民意見歸納成果說明桌長報告10分鐘
主持人:簡妙如(中正大學傳播學系副教授)
與談人:
1.      蔡嘉駿(自製視頻網站-酷瞧執行長)
2.      陳柏全(娛樂重擊主編)
3.      丁曉菁(公視-誰來晚餐節目監製)
4.      魏玓 (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副教授)

16:50
17:10
閉幕結語:
為傳播產業開藥單
主講人:  林麗雲(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教授)
 王維菁(臺灣師範大學大傳所副教授兼所長)

*桌長報告後,讓所有與會者有機會做些回應動作,例如將報告海報貼在牆上,讓與會者可以用貼紙或立貼去補充意見或去表示支持(Like)。





相關連結:線上報名網頁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聲明稿】媒改盟聲明:關於52台,NCC應避免排頻「碎片化」 讓全體國人擁有看到公廣新聞服務的同等權利!

【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 與 媒體改造學社 聲明】 關於52台,NCC應避免排頻「碎片化」 讓全體國人擁有看到公廣新聞服務的同等權利!  有線電視52台「空頻」多時,影響全台近五百萬有線電視收視戶權益。如何儘速且妥適解決52台空頻問題,且避免排頻結果過於碎片化,允為NCC近期需要面對的迫切課題。  我們同意NCC日前宣示的四項處理原則,亦即「增進市場競爭、消費者權益保護、內容多樣性及其他公共利益」。我們認為,促成公廣華視新聞頻道上架52,應該是目前最符合上述處理原則的決定,因為公廣華視頻道的收視率雖非最高,但其新聞內容專業表現相對優質,不僅少有內容違規裁罰記錄,而且明確拒絕新聞置入性行銷,也不會為了收視率考量而製播羶色腥內容。  我們認為,公廣集團有責任提供全時段優質新聞服務給全體國人,而全體國人也有權利要求在有線電視新聞頻道區塊看到公廣華視新聞頻道!  目前,中嘉有線電視系統已正式向NCC提出由公廣華視新聞頻道上架52頻道之申請。對於中嘉在有線電視新聞頻道區塊首度提供公廣集團華視新聞上架之壯舉,我們予以肯定與支持,因為國人終於在主流新聞區塊中擁有一個來自於純商業新聞頻道之外的選擇。雖然公廣華視新聞頻道目前與其他商業電視台一樣有播出商業廣告,但它比一般商業台肩負更多公共價值與義務,並且近年來也在事實查核和新聞品質的把關上投入相當多努力。  為了保障國人在有線電視新聞區塊看到公廣華視新聞,此次排頻結果自不宜過度碎片化,以免徒增電視新聞市場秩序紛擾,尤其不宜任由少數商業電視集團繼續寡占目前仍具有頻道稀少性的新聞區塊。  我們呼籲,NCC應儘速通過公廣華視新聞頻道上架或移頻至52台,因為公廣華視新聞頻道上架52台應該是一個最符合公共利益的選擇,NCC也有責任予以促成。

【聲明稿】媒改盟聲明:媒體不應濫用新聞自由,NCC應嚴格落實換照審查

  針對中天新聞台執照換發一事,公民參與媒體改造聯盟有以下聲明:   憲法保障新聞自由之目的並非保障新聞媒體自身之利益,而是確保新聞媒體免於外在及內部的干預,以達成新聞監督政府的「第四權」功能。根據前大法官林子儀之見解,「政府為維護新聞媒體的自主性和促進新聞媒體提供多元資訊,針對新聞媒體制定管制措施,是符合新聞媒體理念的具體管制目的」。故頻道換照審查並非政府對於新聞自由之侵害,包含中天新聞台在內之任何頻道,沒有逃避規管的權利。   中天新聞台之營運問題並非一日之爭。依據 NCC 資料統計,中天新聞台在本次執照有效期間,遭裁罰及警告件數高達 23 件(違規情形詳見註一),累計罰鍰金額逾千萬元,為全台新聞頻道之冠,顯見其內控之失靈。針對 2014 年執照換發之附款承諾中天新聞台亦未積極實踐,遲至 2019 年才在遭 NCC 裁罰後,完成「獨立審查人」設置。對於如此頻遭裁罰,無法落實附款承諾之新聞頻道, NCC 更應秉持《 通訊傳播基本法 》賦予之權責,依《行政程序法》、《衛星廣播電視法》及《換照審查辦法》審慎公正進行換照審查,勿枉勿縱。   連日來,包含中天新聞台本身製播之內容在內,針對中天新聞台換照審查存在許多流言蜚語。媒改盟呼籲中天新聞台應恪遵自訂之《涉己事務新聞製播規範》,妥善處理涉己新聞,不應讓新聞媒體淪落為為自身利益辯護之工具。各政治勢力、利益團體請勿企圖操作換照審查結果,藉此謀取政治、經濟利益,戕害台灣得來不易的民主法治基礎   台灣電視新聞亂象叢生的問題由來已久,媒改盟認為解決之道應從嚴格落實頻道申設、評鑑和換照機制,淘汰不適格之頻道經營者做起。讓有心為提供電視新聞服務之經營者進入市場,觸發台灣電視新聞製播品質向上提升之動力。 註一:中天新聞台於本次執照效期內( 103.12.12 ~),違規情形包括: 1. 共計違規 23 次,受警告處分 2 件,受罰鍰處分 21 件,核處金額共計 1,073 萬元。 2. 受核處事由:未善盡事實查證 12 件、節目廣告不分 2 件、妨害兒少身心健康 3 件、違反兒少法 1 件、妨害公序良俗 4 件、營運不當損害民眾視聽權益 1 件。

各電視新聞自律與倫理委員會網站連結

各電視新聞自律與倫理委員會網站連結如下,請大家一起監督。 壹傳媒倫理委員會 中天倫理委員會 民視新聞自律暨諮詢委員會 TVBS新聞自律諮詢顧問會議 三立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新聞自律委員會 中華電視公司自律諮詢委員會   中國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倫理委員會   臺灣電視公司自律委員會   年代評議委員會   東森新聞暨節目諮詢委員會 非凡新聞自律委員會